Pelle Carlberg,1969年10月21日出生于Uppsala,歌手,主要作品有《In A Nutshell》。
歌手简介
喜欢不酷的东西(uncool things)
不喜欢大男子主义
有四个小孩(两个男孩两个女孩)
第一次真正的演出:1980年在Fyrishallen的Gyllene tider上(从那天起知道自己此生应该干些什么了)
瑞典Indie-Pop乐队Edson主唱和主导
乐队作品
《Unwind With Edson》(2001),《For Strenght》(2003),《Every Day, Every Second》(2005)
个人作品
《Everything. Now!》(2005), 《In A Nutshell》(2007)
音乐专辑
发行专辑
2005年,Pelle Carlberg再次发行了EP专辑《Riverbank》,专辑仅仅收录了4首歌曲,《Hit Song》似乎应对的是那些一味想着写出打榜歌曲的音乐人们,“They say I need a Hit song,I never writes a hit song”, 也许Pelle Carlberg正是以此来讽刺他那些音乐朋友们,Carlberg的音乐从未以大众口味或是流行趋势为标准,绅士中带着的固执情节让他可以无视一切的空泛的虚无,他关心的是怎样在阳光下度过清闲而有趣的一天。专辑同名曲《Riverbank》能让人感到栖身河岸的那份难得的城市中的清闲,烦扰总还是存在的,但只要倾神片刻就会得到全身的歇息。连续两张的EP专辑似乎调足了歌迷的胃口,所有人都在期待Carlberg的一张正式专辑,而Carlberg也适时地作出了回应,2005年底,Carlberg发行了个人首张正式专辑《Everything. Now!》,这一具有鼓动性的名字也的确招来了大批拥趸的青睐。虽说是新专辑,但事实上专辑11首歌曲中大部分都是从之前的两张EP专辑中筛选的,Carlberg更是翻唱了Bryan Adams的歌曲《Summer of ´69》。对于这样一张专辑,歌迷们并没有太多的计较,他们依然愿意听Carlberg唱着那些就像直接从日记中摘抄下来的词句。
音乐风格
自然亲切
只要是关于瑞典的清新音乐,有两个独立厂牌的名字自然会被时常提及,一间是Summersound Recordings,另一间则是Labrador Records,而相对于Summersound Recordings,Labrador Records更是被中国的Indie乐迷们所熟悉,旗下的独立小乐队每支都是可以独自撑起一面:音乐如泉水般柔美的二人组合Club 8,忧郁气质在清新中弥散的Acid House Kings,将青春写进痛楚的Lasse Lindh,还有将Twee Pop演绎得清新诙谐的Pelle Carlberg。关于独立音乐的分类,可算是繁多而细致,而作为简单、清新、敏感的独立音乐Twee Pop则是因其自然亲切的风格赢得了很多人的偏爱。Twee Pop又被称为“Anorak Pop”和“Shambling”,可能是最能体现Indie Pop精神和实质的音乐,因为受到Punk三和弦的影响,因此配器简单,往往是简单的三件套乐器;音乐旋律优美,情感表达直接;生活中烦琐小事、少年的青涩恋曲是他们最爱的话题,纯真而透着股暧昧的气氛则是他们一致。Twee Pop的直率和天正是音乐本质的体现。
特色鲜明
与其说Pelle Carlberg选择了Twee Pop,还不如说Twee Pop选择了Pelle Carlberg,因为Carlberg身上那分轻松幽默的气质正像是为表达Twee Pop实质所准备的。Pelle Carlberg第一次出现在歌迷面前是以Edson成员的身份,1998年夏天,Pelle Carlberg组建了六人的Edson乐队,并在乐队中担任主唱。Edson先后发行了三张正式专辑,发行的首张专辑《Unwind with Edson》既得到了认可,其中迷人而不失成熟韵味的音乐让歌迷们领会了清新真正的意味。 随后经过无数场现场演出后,2002年乐队发行了第二张专辑《For Strength》,专辑中让歌迷们惊奇的是,他们发现了The Smiths, Belle & Sebastian等乐队的影子,对此Carlberg的解释是,Edson的音乐依然是以吉他摇滚为基础,但不同的是Edson选择了用清新来演绎它们。专辑中的歌曲《when the mind suffers, the body cries out》正是Edson音乐理念的缩影,零星的伤愁加上轻快的唱调,将烦琐用更快乐的方式表达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Edson乐队其实只是Pelle Carlberg一个人的乐队,对于这样的独立小乐队来说,形成一个真正自我的音乐理念才是最重要的,而Edson的理念全都是来自Carlberg。不知道是否乐队成员早已决定了分开的日期,Edson在乐队第三张专辑中的歌曲《One last song about you know what》给歌迷们传达了丝丝离别的伤感,而就在乐队发行了广受好评的专辑《Every Day, Every Second》后就再无大的举动,虽然没有正式宣布解散,但Edson似乎已经成为了过去。虽然Edson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Pelle Carlberg那轻松调噱式的唱腔却给歌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印象中独立音乐人都会选择怀着一颗年轻甚至是幼稚的心来歌唱生活中的一切, Pelle Carlberg略微嘶哑而朴质的嗓音不是历经风云的老者可以装扮的,其中带着沧桑感的清新也只有乐于发现一切美好的心才能演绎的。
离开Edson
离开Edson,似乎并没有让Carlberg失去太多的灵感,当他选择独自出现在歌迷们面前时,他带来的依然是那熟悉的清新音乐。这个乐于在电视机前打发时间,喜欢去路边咖啡馆喝廉价咖啡的顽皮男人依然会用他幽默和略带调噱的歌声为大家讲述生活中经历的一切。《Go to Hell,Miss Rydell》是Carlberg独自发展后发行的第一张EP专辑,其中收录了五首精彩的歌曲。一把尼龙弦的吉他、日记里才能找到的歌词,Carlberg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独自演出,相象走在北欧某个城镇的街道上,一路叫卖农夫,一路小跑的孩子,还有青石板下窜流的泉水,Carlberg总会在某个阳光的日子里走在这条路上,向每个人问候,给每个人讲故事。他是否也会憎恨某个讨厌的人?《Go to hell, miss Rydell》中描述的那位夫人也许在他经过时曾给过他异样的脸色,只是Carlberg还会用绅士般的玩笑来化解这样的景遇。《full of emptiness》是一首描写凡人空虚的小调,生活总还是会有片刻的空虚和停顿,不再期待明天的太阳,也不再希望见到快乐的人们,只想在一个人的后园里踩着枯黄的干草,独自品尝这段空虚的时光。《Go to Hell,Miss Rydell》的发行让歌迷们重温了Edson时期的美好,而Carlberg更加Twee Pop的走向则给了歌迷更多的惊喜,似乎就在昨日和今天之间,Carlberg就将更多的音乐灵感放入了自己的脑中,Cat Stevens、Marc Almond、Belle and Sebastian还有Hidden Cameras,一个个身影都出现在了Carlberg的音乐中,并不是有意的模仿,这只是听者在音乐中找到的通感。
巡演计划
新专辑发行后,Carlberg就开始了自己的巡演计划,足迹遍及欧洲、北美洲还有亚洲,2006年Carlberg来到香港,举行了自己在这里的小型演出,中国的独立音乐歌迷们也终于亲眼目睹了这个喜欢穿着西装演出的北欧人,独立音乐不需要宽大的演出场地,一个小小的空间里足以将音乐所有的内容传达。对于演出Carlberg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也表示很高兴能在遥远的亚洲举行如此成功的演出。
巡演几乎占据了Carlberg接下来两年的时间,歌迷们再次等到Carlberg的新作已经到了2007年。《In a Nutshell》的发行让歌迷们再次听到了那个一席正装的瑞典人时而优美,时而幽默的歌声。
《In A Nutshell》比起《Everything. Now!》更加的轻松和快板,Carlberg将Belle & Sebatsian加The Smiths,Twee Pop的风格延续了下来。西班牙的Pamplona,一块静寂之地是否留下过Carlberg的足迹?那里有牧人陌生的吟唱,在Carlberg的口中,这是块不断衰败,不断迎接新生的土地,今日的清音与过往的忧伤在这里相见,然后离别。《Pamplona》请来了Stockholm的管弦乐团伴奏,歌曲中的合唱就像一阵阵微暖的风推着听者向阳光地里走去。《Ilove you, you imbecile》和《Crying all the way to the pawnshop》中清新的惆怅小调总会让人想起过往的美好,Carlberg就是这样一个乐于纠缠在生活琐碎中的歌手,,空空的口袋、妻子的抱怨、孩子的哭闹、破乱的家具,Carlberg将这些直白的写入歌中,有谁听了不会不禁地微笑?这样的牢骚正是对于生活的热爱。《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会让人想起Stevie Wonder的同名情歌,但Carlberg演绎的确实另一种情致,尖脆的口琴声吹散周末的阳光,“如果我开心起来,我的歌声就不再优美;但如果真的我开心了,我才管不了那么多。”Carlberg依然在讨论生活的小哲学,一首小小的歌曲就能牵起他无限的联想。《middleclass kid》中Carlberg讲述了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似乎一切都还没有变得更好,但仍旧妨碍不了阳光落在他们头上,都在同一片天空下行走的快乐的孩子。Carlberg仍旧乐于开小玩笑,《Clever girls like clever boys much more than clever boys like clever girls》绕口令式的名字就像歌曲所叙述的故事一样有趣,男孩,女孩那些青涩的故事给了Carlberg太多灵感,而这份带着香草泥土的幽默感更有Belle & Sebatsian的味道。《Even a broken clock (is right twice a day)》在原声吉他的伴奏中落入了沉思,Carlberg将时光的步伐定格在一个钟点上,一个迷失的脚步,惟有仰望才能看到时钟的指针,生活在混混恶恶中失去了方向,这次Carlberg用更加坚定的声音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In a nutshell》在静静的钢琴声中等待着结束,而Bouns Track的出现却打断了这样静谧的结束,Bouns Track的歌曲似乎是《Hit Song》的重演,也许是香港的演出给了他太多灵感,Carlberg依然强调着,“我不写热门的歌曲,但我却有机会去香港唱歌。”那份执拗的可爱让Carlberg音乐更加亲切。
在Pelle Carlberg的音乐中,忧愁似乎是不必要的,他只将快乐和悠闲作为音乐的起点,却没有留给忧愁太多的空间。生活就像是庞普洛纳的奔牛节,当健硕的牛群奔过,剩下的还会是斜阳下闪着光的凹凸石板路,Pelle Carlberg那一份小情绪也许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